温润如玉,原是寒门书生;妻子柳如眉,灵秀娴雅,乃是城中赫赫有名的柳家酒楼独女。二人结缡十载,鹣鲽情深,成了街坊邻里口口相传的一段佳话。这日清晨,晨光熹微,透过雕花木窗洒在青纱帐上。陈砚醒来,见妻子云鬓散落枕间,海棠春睡,容颜静好,不由心头暖融,忆起前尘,轻轻在她额间印下一吻。柳如眉睫羽微颤,悠悠转醒,便见夫君含笑望着自己,目光温柔得能滴出水来。“娘子,若非当年岳父大人那盘‘金玉满堂’,你我怎有今日这般岁月静好?”陈砚语带感慨,手指缠绕着她一缕青丝。柳如眉闻言,佯嗔地捏了捏他的耳朵,声音带着刚醒的软糯:“哼,还说呢!当年你若是个笨嘴拙舌的,尝不出那真味,父亲怕不是还要设下多少难关来考校未来女婿呢!偏叫你一语道破天机。”原来,十年前,陈砚还只是个在柳家酒楼...
《夫妻肺片精品阅读》 第1章 免费试读
1 金玉满堂缘明朝成化年间,江南水乡吴州城内,有一对出了名的恩爱夫妻。丈夫陈砚,
温润如玉,原是寒门书生;妻子柳如眉,灵秀娴雅,乃是城中赫赫有名的柳家酒楼独女。
二人结缡十载,鹣鲽情深,成了街坊邻里口口相传的一段佳话。这日清晨,晨光熹微,
透过雕花木窗洒在青纱帐上。陈砚醒来,见妻子云鬓散落枕间,海棠春睡,容颜静好,
不由心头暖融,忆起前尘,轻轻在她额间印下一吻。柳如眉睫羽微颤,悠悠转醒,
便见夫君含笑望着自己,目光温柔得能滴出水来。“娘子,
若非当年岳父大人那盘‘金玉满堂’,你我怎有今日这般岁月静好?”陈砚语带感慨,
手指缠绕着她一缕青丝。柳如眉闻言,佯嗔地捏了捏他的耳朵,声音带着刚醒的软糯:“哼,
还说呢!当年你若是个笨嘴拙舌的,尝不出那真味,
父亲怕不是还要设下多少难关来考校未来女婿呢!偏叫你一语道破天机。”原来,十年前,
陈砚还只是个在柳家酒楼帮工记账的穷书生。那日,掌柜柳老爷子于后堂设下试炼,
端出一盘色泽红亮、香气奇特的冷盘,
对一众有意求娶其女的年轻才俊与名厨言道:“此物名曰‘金玉满堂’,
谁能精准道破其中真味,识得此物根本,老夫便考虑将小女如眉许配。
”众厨子与富家子弟争相品尝,有的说是用了山珍,有的猜是海外奇味,言之凿凿,
皆往珍贵处想。唯轮到陈砚时,他细细咀嚼片刻,忽而展眉一笑,朗声道:“老爷子,
此物用料实在算不得稀罕,分明是市井常见的牛杂碎,以秘法卤制,佐以葱姜辣油,
香气霸道,口感层次丰富。取名‘金玉满堂’,乃是取其‘化腐朽为神奇’之意,
意在食材虽贱,用心烹调,亦能成席上珍馐,更喻指世间真情,不在金玉外饰,
而在本心质朴。”柳老爷子听罢,抚掌大笑,声震屋瓦:“好!好一个‘识得本味’!
世间能不为浮华所惑,直指本心者,方是如眉良配!陈砚,你这女婿,老夫认了!”此刻,
客栈房中,夫妻二人正忆及当年趣事,相视而笑,温情脉脉。忽闻敲门声,
店小二恭敬捧来今日食单。柳如眉目光扫过首行朱笔写就的菜名——“夫妻废片”四字,
心头猛地一跳,捏着食单的指尖微微发颤,险些将手边的汝窑茶盏碰落。“官人,
”她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,“这……莫不是你又想了什么新法子来戏弄妾身?
” 她忆起夫君平日那些无伤大雅的玩笑,心下又是好气又是好笑。陈砚凑近细看,
初时亦是一怔,随即却抚掌大笑,眼中闪过恍然与兴奋的光芒:“妙哉!妙哉!娘子,
你可知今晨醒来前,我正做着梦,梦里便是当年那盘定下你我姻缘的‘金玉满堂’!
此菜名虽奇,却似有宿缘,定要尝上一尝!”这厢夫妻二人因菜名打趣猜测,
那厢后厨却已闹得人仰马翻。主厨李三板是个暴脾气,此刻正举着明晃晃的菜刀,
追着他那写错菜单的小徒弟满院子跑,吼声如雷:“你个榆木疙瘩!让你写‘肺片’!
是牛肺片!哪个教你写成‘废片’的?这‘夫妻废片’成何体统!
客官看了还以为咱们卖的是馊食呢!”小徒弟抱头鼠窜,连连告饶:“师父息怒!
徒儿知错了!是听岔了,笔下一滑就……” 他慌不择路,一头撞进后院,
恰巧撞见一位正在井边默默淘洗牛杂的白须老翁。那老翁衣衫朴素,却气度从容,
面对冲撞也不惊慌,只抬眼淡淡一瞥。但见老者手法娴熟,
将早已卤制入味的牛心、牛舌、牛肚等物薄切如纸,片片匀称。待摆盘妥当,
他舀起一勺精心熬制的红油,缓缓浇下,那油色亮泽,香气瞬间迸发。同时,
老者口中悠然吟道:“夫妻废片非废片,金风玉露一相逢。舍却珍馐求真味,
人间至味是情浓。”李三板追至院中,闻得此诗,再见老者手下功夫非同凡响,
心中怒气顿消,转为好奇与敬意,忙上前深深一揖:“老丈请了!听您之言,
似乎深知这道菜来历?还请指点迷津。”老者捻须微笑,目光却似不经意般,
飘向了客栈大堂中正依偎低语的陈砚与柳如眉夫妇,眼神深邃,仿佛穿透了时光。
2 十载前·柳家酒楼定姻缘记忆如潮水般涌来。那是十年前,柳家酒楼后院,灶火正旺。
柳老爷子精神矍铄,立于灶前,面前摆着一副新鲜却略显腥膻、时人视为下脚的牛下水。
他环视厅中二十位或锦衣华服、或自信满满前来应选的年轻男子,朗声宣布:“今日考题,
别无他物,便是将这副寻常无人问津的牛下水,用心烹调,化贱为贵,
化作席上令人称道的珍馐。谁能做得最好,深得我心,便有资格求娶小女。”此言一出,
那些平日养尊处优的富家子们纷纷掩鼻蹙眉,面露难色。唯有身着洗得发白青衫的陈砚,
神色平静,他挽起衣袖,从容上前。他并未选择相对珍贵的牛肚或牛心,
而是独独取那最廉价、处理最需耐心的牛肺。
他用竹刀(注:当时认为铁器易染异味)极其细致地刮去肺管内污物,反复冲洗,
然后薄薄片开,入滚水焯烫,再以花椒、辣子、姜蒜等十余种香料爆香,快火急炒,最后,
别出心裁地淋上一勺用本地金杏熬制的清甜果酱以平衡辣味。菜品呈上,众人尝罢,
皆惊其味之绝,辣中带鲜,腥气全无,反而有一种独特的韧劲与醇厚。柳老爷子细细品尝后,
却不问味道,只目光炯炯地盯着陈砚:“众人皆避牛肺而选他物,
为何你独独选中这最贱之物?”陈砚拱手,不卑不亢答道:“回掌柜,
晚生日前偶见您每日打烊后,必会将当日未能售尽的牛杂细心处理,分与街角那些乞儿贫民。
由此想起《孟子》有云‘仁者爱人’,更念及柳家厅堂悬挂的家训‘一粥一饭,
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’。若能以寻常甚至被轻视之物,烹出不凡滋味,
既合惜物之道,更符仁爱之心。牛肺虽贱,若能以匠心化之,其味之真之美,未必输于珍馐。
此乃‘金玉其内’之真意。”他话音甫落,屏风后突然传来环佩清脆的碰撞之声。
众人讶然望去,只见柳家大小姐柳如眉竟不顾礼数,
亲自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米饭走了出来。她双颊绯红,眼波流转,
却步履坚定地走到陈砚那盘炒牛肺前,将米饭轻轻扣在一旁,声音清越:“陈公子所言甚是。
此物滋味浓厚,最宜佐饭。这般吃法,质朴踏实,
倒像是……像是寻常百姓家夫妻过日子的模样。”四目相对,刹那间仿佛周遭人等皆已不见,
唯有彼此眼中欣赏与情意流转。恰在此时,窗外天色骤暗,忽落急雨,雨打芭蕉,淅沥作响。
满堂食客见此情景,皆会心而笑,纷纷赞道:“妙极!菜好,饭香,人更般配!这般搭配,
果真如小夫妻般恩爱和合!”3 后院揭秘·古方传承客栈后院,灯火初上。
那白须老翁见李三板诚心求教,便从怀中取出一块用油布仔细包裹的杏***绢帕。
李三板就着厨房透出的灯火小心翼翼展开细看,
不由倒吸一口凉气——这竟是一张前朝永乐年间的古老食单!纸张泛黄,墨迹古朴,
其中“夫妻废片”四字赫然在列,旁边还有一行娟秀小字注解:“靖难兵戈起,
蜀中有一对夫妇,见伤兵流民饥馑,心有不忍,
遂将每日屠宰后剔下、本欲弃之的牛杂边角料,收集起来,以家传药材秘方精心卤制,
无偿施舍。百姓感念其恩德,遂以‘夫妻废片’名之,既记其善行,亦言其食材之本。
”“原来如此!‘废片’非指菜品粗陋,而是指所用乃废弃之边角料,
更暗含那对夫妻‘废寝忘食’、舍己为人之善心!”李三板猛拍大腿,恍然大悟,“老丈,
您真是见识广博!”老翁含笑点头,目光再次投向院中那对在星空下依偎呢喃的夫妻,
意味深长地说:“你看他们二人,相互扶持,情深意重,虽历经日常琐碎,却依旧恩爱如初。
像不像这食单里所载,那对‘舍珍味而取真心’的古人夫妻?”此刻,星河低垂,夜风轻柔。
柳如眉正倚在陈砚肩头,望着天上迢迢银河,轻声软语:“夫君,回想当年,
你若未曾独具慧眼,选中那不起眼的牛肺……”陈砚将身上外衫脱下,温柔地披在她肩头,
握住她微凉的手,笑道:“傻娘子,若我当年如他人一般,只知追逐表象珍稀,又怎能尝到,
这世间最难得、最珍贵的——你的真心滋味呢?”4 夜半秘授·三世同心三更梆子敲响,
万籁俱寂。李三板却轻轻叩响了陈砚夫妇的客房:“陈官人,柳娘子,那位老厨神有请。
”夫妇二人相视一眼,皆感好奇,遂披衣前往后院。但见石桌上已摆好两副洁净碗筷,
那位白须老翁正守着一只小炭炉,炉上铁锅热气蒸腾。老者见他们到来,微微一笑,
手法利落地将锅中食材分成两半,一半以猛火快炒,取其焦香脆爽;另一半则以温油慢熘,
保其嫩滑原味。最后在盘中拼成一个精致的太极图形。“此乃老朽家传的一道‘文武肺片’。
”老者指着盘中解释道,“武片求其刚烈香脆,如丈夫担当;文片求其柔韧嫩滑,
如妻子温婉。二者同出一源,技法迥异,然合于一盘,则阴阳相济,滋味倍增,分则两伤,
合则两利。恰似世间恩爱夫妻,性情或许不同,然同心同德,方能家道兴旺。”陈砚尝罢,
只觉口感层次之丰富,滋味之调和,远超以往所尝任何肺片。他凝视老者片刻,
忽而脑中灵光一闪,想起柳如眉曾提及早年云游四方、失踪多年的祖父,
其形容气度与眼前老者颇有相似之处。他骤然起身,整理衣冠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