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从长平之战开始全文》小说简介
从长平之战开始全文男女主角(赵括)之间又是怎样的爱恨,谱写怎样的悲歌,又将是怎样的故事,如何挽留,一切皆宜物是人非,又将是怎样虐曲,全新的章节感人的故事。全文章节描写细腻,作者赵括文笔功底深厚,带来了精彩的言情文。……
《从长平之战开始全文》 第11章 免费试读
第11章
《从长平之战开始全文》 小说介绍
反观秦国,虽然明知赵国已经插手,但从兵力集结道大军开拔,再到之后一系列的战斗,几乎可以称得上是“一气呵成”,不带丝毫犹豫的。显然,秦国高层与赵国高层的眼界根本不在同一个层次,一个是看着眼前的肥肉流口水的暴发户,一个是深谋远虑的战略家,两相一碰,高下立判。...
《从长平之战开始全文》 第11章 免费试读
说着,廉颇将军一脸的悔恨。
若是他能早日抵达泌水,将秦军封堵在泌水之外,那么赵国便在战略上占据了绝对的主动——不仅是泌水的地利优势,更重要的是上党将成为赵国的内郡,如此一来上党之中土地不至于荒芜,光是上党一郡所能提供的粮秣便足以让赵国大军与秦军周旋。
可惜,纵虎归林,后患无穷。
泌水一旦失去,上党再无可能成为赵国内郡,而随着秦赵两国的不断交锋,上党民众死的死,逃的逃,便是想要支持赵国也不可得。
可以说,赵国前期的行动迟缓,是导致长平战役长久地相持不下的重要原因。
当然,之所以行动迟缓,除了廉颇将军所总结的两点之外,赵国决策层的犹豫不决才是最深层次的原因。
赵王在面对上党的投诚,虽有吃掉上党的贪心,却没有面对秦军刀锋的决心,没有意识到上党之地对于保卫邯郸的重要性,也没有看清秦国吞并上党乃是为灭赵做好准备的战略企图。甚至妄图通过谈判来解决“你死我活”的斗争。
“见小利而亡义,做大事而惜身”的举动,也充分地暴露了赵国高层战略眼光的缺乏。
反观秦国,虽然明知赵国已经插手,但从兵力集结道大军开拔,再到之后一系列的战斗,几乎可以称得上是“一气呵成”,不带丝毫犹豫的。
显然,秦国高层与赵国高层的眼界根本不在同一个层次,一个是看着眼前的肥肉流口水的暴发户,一个是深谋远虑的战略家,两相一碰,高下立判。
好在,赵国朝廷的高层虽然不怎么样,但战将却是一个比一个给力。
即便在战略上已经大输溃败,廉颇硬是凭借着个人的军事才能,将秦军强大的攻势给抵住了。对于这样“伟大”的将领,赵括还是保留着应有的敬意的。
“胜败兵家事,廉老将军且不必如此。”赵括宽慰道:“后续战事如何,还请将军继续。”
“是!”廉颇稍稍整理了情绪,拿起指挥棒,继续点在了沙盘的一角,说道:“泌水一失,凭泌水拦截的战略意图便宣告失败。然我军先锋已经行至空仓岭,中军已过光狼城。大军彻底陷入被动之中。”
一旁的田单忍不住分析道:“此诚危殆而进退两难之势也!若继续前进,我军先锋势必先与秦兵交战,而中军主力由于山岭的阻隔将无法及时与先锋军形成合力,有被各个击破的风险也。”
“然也。”廉颇点点头说道:“当此进退两难之时,本将速以茄为将,以先锋军五万,就地构筑防线,中军徐徐退至光狼城中,以空仓领山脉为凭、以光狼城为支点构筑第一道防线——空仓领防线;同时,后军五万迅速退回丹水一线,构筑起我军第二道防线——丹水防线。”
“空仓岭一线根本不足以阻挡秦军的脚步。”田单摇摇头缓缓说道。
“此是无奈之举,旨在为我大军后撤,构筑丹水防线争取必要之时间也。”廉颇也点头承认道,随即指挥棒又在沙盘之上凭空点了几下,说道:“泌水既失,秦兵随时可从河内增兵,渡泌水而过天井关,出界牌关,从光狼城的右后侧袭击我军侧背。届时我军将被两面夹击,头尾不能相顾,有全军覆没的风险。”
“此时我军已经彻底陷入了战略被动之中,前有丹水拦路,后有秦军追兵不断,丹水之上的壁垒防线又尚未构成,若贸然全军撤退,有被尾随追击、一溃再溃的风险。”赵括接着廉颇的话,认真地分析道。
一旁的田单也接着赵括的分析道:“此时我军的选择已经不多了,要么跟秦兵拼脚力、拼时间,看是秦军的天井关偏师先运动到我军侧背,与其主力对我军形成合围,还是我军先跑过丹水;要么……”
显然,田单已经猜到了廉颇将军最后的选择是什么,不由得声音变得有些哽咽了起来。
“壮士断臂!”赵括帮廉颇和田单说出了他们都不愿说起的那四个字。
“牺牲空仓领防线的一部兵力,死死拖住秦军主力,为主力后撤赢得时间。这样一来,即便秦军偏师率先运动到我军侧背,若无主力配合,区区偏师是不敢在平原地区不敢与我主力大军决战的。”赵括将廉颇的部署猜了个七七八八。
廉颇深深地看着眼前的年青人,不由得再度刮目相看。
他知道他的战报上可没有这么详细的经过,好像只有“军屯空仓领,筑垒壁而守之。秦攻垒壁,旬日不歇,我军不敌,亡二尉,退至丹水。”这么寥寥几字而已,但眼前的年青人,仅凭自己的一番不算详细的描述和一张地图就将自己的想法、做法看得一清二楚。
若说沙盘的出现已经预示着赵括的不凡,紧接着对于秦军军速的猜测则在缓缓暴露出其对战场的敏锐,那么此时对于自己战法的补充,则是彻底明白的告诉廉颇:此子,真天纵之才也。
恍惚间,廉颇有那么一个瞬间感觉到自己是不是已经老了!
而同样抱着如此想法的,还有站在一旁的田单——若说一次想在自己的前头,那是运气,两次想在了自己的前面也可能是巧合,那么次次都在自己的前头,只能用实力来解释了。
显然,赵括的形象已经在二位老将的心中无限做好。
倒是许历,一脸的淡定,毕竟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,能不好?!
“在见识到秦兵的行军速度后,我不敢赌也不能赌。”廉颇缓了口气,继续说道:“故此,吾令空仓领防线的骑兵全数撤回,并令裨将茄死守防线,同时大军东撤至丹水防线。”
“途中秦军偏师果然已经在丹水西岸设伏,好在主力被空仓领死死拖住,这只偏师的先锋被我骑军绞杀一通后便原地扎营防守不出,我军遂建立了丹水防线。”廉颇指了指沙盘中央的一处继续说道。
《从长平之战开始全文》 小说介绍
“目前,丹水东岸防线仍在我手中,秦军不得寸进。然经过三年来的日夜消耗,国中虽徐有多则万人,少则数千之援军抵达,我部精锐亦损失惨重。如今丹水防线共有大军三十六万,其中骑兵十万人马,步卒二十六万,其中主力在丹水东岸制高点韩王山中,辎重粮草则在一旁另一个制高点大粮山中;百里石长城防线共有兵马两万五千人,其中多为步卒,骑兵尚不足三千。”廉颇细细缕清着手中已为数不多不多的牌。...
《从长平之战开始全文》 第12章 免费试读
“只是,丹水西岸之壁垒,很快被从空仓领俯冲而来的秦军所夺取,而我军主力渡过丹水以后,凭借丹水天险,巩固丹水东岸防线,秦军也一直不得寸进,战事随即进入相持阶段,而这一相持便是三年之久。”廉颇收起指挥棒,缓缓叹息道。
这一声的轻叹里,有太多的悲壮的故事。
赵括仿佛看到了在空仓岭上浑身浴血却依然死战不退的赵军都尉,丹水沿岸数丈高的壁垒之上舍生忘死的赵国儿郎,滚滚丹水,多少血肉随之奔流,漫漫长夜,多少忠魂思念故土。
三年,对于赵国是沉重的灾难,对于战场上的赵军士卒们,却是一个又一个难熬的日子。
三年里,本就处于弱势,想要抵挡住秦军的攻势,其难度可想而知,只是不知这三年里,多少忠魂埋骨他乡。
而若是让秦国得逞了,这天下又将经历多少个难熬的“三年”呢?
不知不觉间,赵括的心情也更加沉重了——赢下这场战争,赵括再度在心中默默许诺着自己。
稍稍调整好情绪,赵括开口问道:“不知如今前线是如何布置,具体兵力还剩几何?”
廉颇也不隐瞒,随即继续说道:“自我大军空仓领失利,我王派出十余万大军支援前线,后北地五万骑军南下,这才稳住了丹水防线。因此,为保险起见,本将又在丹水防线后设立第三道防线。”
说着,廉颇再度举起手中指挥棒,指着面前一条高耸着的山脉,说道:“谓之百里石长城防线,乃以故关、长平关为支点的一道防线。”
“目前,丹水东岸防线仍在我手中,秦军不得寸进。然经过三年来的日夜消耗,国中虽徐有多则万人,少则数千之援军抵达,我部精锐亦损失惨重。
如今丹水防线共有大军三十六万,其中骑兵十万人马,步卒二十六万,其中主力在丹水东岸制高点韩王山中,辎重粮草则在一旁另一个制高点大粮山中;百里石长城防线共有兵马两万五千人,其中多为步卒,骑兵尚不足三千。”廉颇细细缕清着手中已为数不多不多的牌。
“四十万人马!”赵括心中微微一定,显然对于四十万这个数字赵括还是挺满意的。
不过这倒也正常,大军出征和援助空仓领的大军便已经是三十多万了,再加上三年里每隔数月便有的补充兵力,能有如此规模实在意料之中。
可也正因为兵力之众,虽然成功地挡住了秦军的攻势,却也给国力羸弱的赵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!光是战兵的口粮,便是一个巨大的无底洞。
只是,正当赵括稍稍安心之时,廉颇却又在一旁泼起了冷水。
“而这约四十万大军之中,能战之兵尚不足半。”廉颇继续语不惊人死不休道:“三年鏖战,精锐损失泰半,补充来的新兵之中,过半人数只是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!上不了马,拉不得弓,没有章法,根本没有多少战力。”
一下子从四十万大军,锐减到二十万不到,赵括显然有些接受不了,脸色明显暗沉了许多:原以为丹水前线再怎么样,也总该还有至少三十万大军的,没想到情况比自己想象的还要糟糕得多了。
二十万!
二十万……
如同绕梁之余音在赵括的耳边不断回旋。
只剩二十万了,自己的计划还能成功吗?甚至,还能执行吗?
赵括死死地盯着沙盘,慢慢回想着自己的计划,试图再绝望中找寻那一丝丝的可能的希望。
一旁的田单和许历闻听此言,心中也不是个滋味。
都知道前线打得苦,损失大,却没想到损失这么大!要知道同廉颇一道出来的大军,以及后续增援空仓岭的三十万大军可有大部乃是精锐部队啊,后续的增援虽然多为无甚战力的新卒,但总归还是有几只战兵的,如此多的战力,居然打到现在只剩能战之卒尚不足二十万?
也就是说,至少已经有十余万的精锐大军殒命在这三年的对峙中,若是再加上普通士卒的损失,恐怕就奔着二十万往上去了。
三年对峙,该是怎样的一番腥风血雨啊!
“本将带来五万大军,其中能战之精锐只有一万许。”见廉颇已经尽托其底,赵括也当即掀开了自己所带着的底牌。
“这……”
这会儿,论到廉颇将军麻爪了。原以为带着王命前来转守为攻的赵括,号称二十万援军,怎样手里边也该有个三万五万的能战之兵,却不想只有一万多?
一万多人,能干嘛?
对西岸壁垒发起一次总攻,恐怕损失的不会少于这个数目。
还转守为攻呢,能在秦军的攻势下继续守住就不错了。
廉颇脸色越发的差了,显然他已经不知该如何评价在那稳坐高堂之上的大人物们了。兵者,国之重器也,岂能如此一厢情愿的儿戏?
“将军以为,为今之计,我军该如何破局?”不待廉颇发泄,赵括便首先问道。
廉颇闻言,收拾好沉重的心情,眼神转向沙盘之上,原本低沉的眼神瞬间锐利了许多,手中指挥棒略略踟躇了一二,随即在空中再度飞舞了起来。
“我军援军抵达的消息恐怕秦军已然知晓,由此,秦军势必继续增兵丹水一线。”廉颇在沙盘边踱着步子,随即继续说道:“以我军如今之战力,若是再强守丹水一线,恐怕得不偿失,也很难能够抵挡得住增兵后的秦军。”
“为今之计,只有扬长避短这一条路而已。”廉颇继续分析着敌我局势:“秦人之利在其兵多而将广,而我军之利则有三也。
其一,骑兵作战在上党之腹地,有倍于步卒之效也;
其二,我军为守方,进有丹水壁垒之壮,退有百里石长城防线之险,中有大粮山、韩王山等密林,谓之地利也;
其三,上党百姓与赵人风俗无异,更愿接纳我赵人而痛恨秦人,故每每为我赵军引路,而不愿虽秦军同流。
若能用之者三,此战或仍有一战之机也。”
《从长平之战开始全文》 小说介绍
略略等待了一会儿,好让众人消化完自己的部署,廉颇随即又继续讲述起来。“此战之利有三:其一,主战场在我军屯驻三年之地,论及地势,我军熟稔而秦军陌生;其二,所处之地百姓心向我军,定不会倒戈秦军,从而暴露我军意图;其二:平原地区,以骑对步,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兵力不足带来的问题。”不待众人质疑,廉颇又继续自爆其短来:“当然,此战若是想要顺利进行,其中亦有三大难点:...
《从长平之战开始全文》 第13章 免费试读
听着廉颇的话语,在场之人并无一人插话。
廉颇手中的指挥棒,随即继续挥舞了起来:
“依本将之见:我军可徐徐退出丹水防线,引诱秦军大局东进,同时一分为三。
其一,主力步卒兵屯百里石长城防线,以故关、长平关一线,挡住秦军继续前进之路;
其二,以骑兵为主力,自长平关绕丹朱岭,西渡丹水,入上党腹地,在平原之上截断秦军东进之军与西岸之联络,断其粮秣,致其自溃败;
其三,以两部精锐之军,潜藏于大粮山、韩王山之中,待秦军西撤,则从中杀出,攻其侧背,而步卒主力亦从故关、长平关一线杀出,秦军猝不及防之下,前有丹水拦路,后有大军之追击,侧有我军精锐之袭扰,虽秦武安君亲至,亦无可奈何,必生败绩也。”
话毕,却没有预料之中的叫好之声,赵括、田单、许历,一个个盯着沙盘陷入了沉思之中。
廉颇对此倒也不慎意外,毕竟自己的战法乃是好不容易才思量出来的,若是如此容易便行喝彩之举,那自己反而要怀疑来人的真正能力了。
略略等待了一会儿,好让众人消化完自己的部署,廉颇随即又继续讲述起来。“此战之利有三:其一,主战场在我军屯驻三年之地,论及地势,我军熟稔而秦军陌生;其二,所处之地百姓心向我军,定不会倒戈秦军,从而暴露我军意图;其二:平原地区,以骑对步,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兵力不足带来的问题。”
不待众人质疑,廉颇又继续自爆其短来:“当然,此战若是想要顺利进行,其中亦有三大难点:
其一,我军布局未完之前,切不可为秦军所侦知,无论大粮山、韩王山中隐匿之军,或是绕道丹朱岭之骑军,皆不可为秦军所侦知,否则必陷入秦军围困之中。此事,因民心之向,想来不难。
其二,西渡丹水之骑军,不仅要面对数倍于己的秦军,更要在纵横阡陌之中,切断秦军的补给线,其中难度却也不小。不过,本将在上党三年,却也不是什么都没做的,秦军的补给线早已被本将熟知,末将带队,有十足的把握端掉秦军的补给线。
其三,便是发起反击的时机。稍早则恐遭秦军反击,反而落入秦军彀中,稍晚了,则秦军主力退回丹水西岸,功亏一篑。此事,本将原本一直拿不定主意,如今田将军既至,此任非将军莫属也。火牛冲阵时机把握之到位,便是本将也甘拜下风也。”
话语毕,一旁待着的赵括却是不乐意了,不仅是不乐意廉颇的战法,更是不乐意廉颇的战法里,根本不需要他这个主将。
当然,这也怪不得廉颇。谁会对一个乳臭未干的臭小子抱有什么期待呢?在廉颇的计划里,来的主将无能也好,只要才能听从他的“建议”,安安心心在故关守着就行。
可是,眼前的赵括显然已经在沙盘上证明了自己并非庸才,至少纸面上不是。
这就很尴尬了!
你让一个有能力的主将闲置?怎么想的呢!
而这点,显然在场的另外两人也感受到了。
于是,廉颇的话音落下,现场立即陷入了一片尴尬的寂静之中,田单也好、许历也好,都悄悄地看向了赵括,似乎在等着赵上将军的怒火。
然而,赵括却也没有发怒,只是好整以暇地看向了廉颇。
针落可闻的尴尬气氛之中,廉颇显然也感受到了什么,尤其是等赵括的戏谑眼神看来,这才发现自己好似又犯了个巨大的错误——把主将给遗漏了!
“咳咳。”廉颇轻轻咳了两声以缓解尴尬,脑海中疯狂运转着,试图挽回一下局面。毕竟如今的上将军是赵括,若是因为没有自己的作用,而将这个方案给否定了,那就真的得不偿失了。
正在廉颇绞尽脑汁之时,赵括却出言主动地为廉颇开解了起来。
“至于本将,应该是引诱秦军来攻的最好人选吧!毕竟以廉颇将军的威名,便是再如何示弱,秦军也不可能轻敌冒进不是!”赵括哈哈一笑,看向廉颇,继续说道:“若是换了我这么个乳臭未干的主将,攻击不成而后撤,是再合理不过的了!您说是吗?”
“嗯!此言,此言倒也有理!”廉颇喃喃自语道,心中却是一片光明。
眼见着最难答应的赵括都为自己的计划圆话,显然此事应该已经是差不离了!一想到自己的计划能够执行,三年的辛苦也算是没有白费,怎能不令廉颇心中兴奋不已。
然而,接下来的话语,却如一大桶的凉水,狠狠地浇在了廉颇热烈的心头。
“田单将军,你以为廉颇老将军的战法如何?”赵括转过头看向一边的田单问道。
田单略略沉吟,良久之后,终于开口,道:“末将以为,此战法,不可也!”
不可?
不可!
短短两个字如洪钟大吕直冲廉颇的面庞,原本还很兴奋的心情瞬间转化成了满腔的怒火,双眼之中几乎冒出了火花,正死死地盯着说话的田单。对方但有一句不中意之语,便要将其一口吞下。
怎么会不可?怎么能不可!
这可是自己耗尽心力,日夜推演而出的战法,怎能会如此轻易被否决。
田单却恍若未闻,以臂当指,在沙盘上指点起江山来。
“此战,且不论能否骗过秦军,令其冒进,亦不论大粮山、韩王山中偏师与绕行丹朱岭的骑兵会否被发现,更不说分兵之后,还能否守住百里石一线,单以断其粮秣之手段迫秦退兵之思路而言,其已是不可能!”田单淡淡地说道。
“嗯?”廉颇一时有些接受不了:“断敌粮草,此自古取胜之道也,如何是不可能之举焉?”
“敢问将军,军中尚有几日之粮草?”田单没有直接回答,反而向廉颇提问道。
“尚有三月之粮也!”廉颇也不迟疑,当即便答道。
“我军携带一月之粮秣。”赵括在一旁,帮着田单答道。
《从长平之战开始全文》 小说介绍
自身粮秣的不足,将直接断送廉颇的所谓诱敌深入的计划。“请我王调拨粮草?”廉颇不甘心地问道。“此批粮草已是国库之中最后的存粮。”一旁的赵括继续无情地断绝这廉颇最后一丝的希望:“此刻距离秋粮之收,尚有数月之久,更何况,即便到了秋收之日,赵国之秋粮也因为青壮的不足而歉收不已,再加上转运之费……”...
《从长平之战开始全文》 第14章 免费试读
按理说,三月加一月,当是四个月之粮,四个月的时间,足够困死任何一支轻敌冒进的军队了。
可惜战时,账不是这么算的。
首先,既然要诱敌深入,其必然要先行发动进攻,转守为攻之间,少说也得几日,真正进攻之后不可能一战即退吧,如此一来,少说十余日日便已去了。
随后秦军压上,赵军后撤。但既然是战败而撤,即便是已经将粮秣转移,也不可能将粮秣全部带走吧,留下半个月至二十日的粮秣在营地之中迷惑下秦军很正常吧,再加上撤退途中的“狼狈”,耗损十余日的粮草也算是对秦军眼里应有的尊重吧。
于是四个月的粮草便只剩下了不足两个半月之用。
骑兵部队和隐藏在山中的偏师,最缺不得的便是粮秣,带足粮草那是最基本的要求,好在两只偏师兵少,虽然又战马的消耗,倒也只是令赵军步卒的粮草稍稍缩减十余日而已。
如此下来,真正能跟随着赵军抵达长平关、故关一线的粮秣,恐怕也将缩减到不足一个半月。
大方一点,也算你还有五十日的粮秣,与偏师基本相同。
也就是说,赵军必须在撤至百里石长城一线的五十日之内,完成对秦军的作战,否则自己就将先陷入无粮的境地。
可是,五十日的时间足够完成廉颇将军所说的断粮道、击侧背的举动吗?
显然并不足以。
自丹朱岭而出的赵军,想要完全切断秦军的粮道,少说也要十几二十日,而这段时间里,即便秦军无备,也会为前线送上些粮秣吧。再加上缴获赵军的粮秣,以及随身携带的粮草,少说秦军也还有二十余日的粮草可用。
换句话说,即便秦军大意之下,未曾准备足够的粮草,仅凭着最低的携带量和对赵军的缴获,秦军粮草断绝之日,赵军自身的粮草也不过剩下数日之用,甚至明知有断粮之危险,秦军节约口粮之下,甚至与赵军断粮之日几乎无差。
好,即便是赵军保密措施做得相当到位,不论秦军或是赵军自己人,都不清楚赵军缺粮的事实,赵军同时也严控粮食的发放,或许,可以比秦军多出几日之粮。
可是,以秦军之战力,即便是断粮,难道会一触即溃?就算是杀马而食,也总能再坚持几日。而短短数日之间,赵军也将断粮,如此一来,两相断粮之军,赵军真的能拼杀得过秦军?
显然不能!
自身粮秣的不足,将直接断送廉颇的所谓诱敌深入的计划。
“请我王调拨粮草?”廉颇不甘心地问道。
“此批粮草已是国库之中最后的存粮。”一旁的赵括继续无情地断绝这廉颇最后一丝的希望:“此刻距离秋粮之收,尚有数月之久,更何况,即便到了秋收之日,赵国之秋粮也因为青壮的不足而歉收不已,再加上转运之费……”
后面的话语,已经不需要赵括再继续说了。
廉颇满脸痛苦的表情已经表明他已经听懂了赵括与田单的言外之意。
“怎会如此?”廉颇有些落寞的喃喃自语道,声音之中颇有些许的不可思议。
“战争从来不仅仅是战场的争胜,更重要的是国力的比拼。”赵括缓缓安慰着廉颇:“秦拥巴蜀粮仓、关中沃野,更兼河内经营多年。虽有转运之耗,然其所有之粮,比之我赵国,三倍不止也,固不计其损耗也。虽兵众而无患粮秣之不足也。
而我赵国,自三年前一战,青壮尽在军旅,田间只余妇人,纵有年轻壮妇可维持一二,却仍有八九之田地荒芜。三年几无所收,百年积累便在这对峙的三年中消耗一空。此非战之罪也。”
闻听了赵括之言,廉颇也只得深深叹气,国之不力,非他一个战将所能扭转之乾坤也,当即放下了手中指挥棒,略一拱手,退到一旁。
随即,赵括也看向沙盘,以臂为棒,开始向众人扔起了王炸。
“不仅粮秣的问题。更为要紧的是,我们恐怕都小瞧了秦军了。”赵括语不惊人死不休地说道:“不仅是秦军之军力,对于秦将之能,我们都太过小瞧了。”
赵括略略停顿,扫视三人一眼,而后缓缓说道:“据可靠消息,秦国武安君白起已率不下十万大军,秘密进驻丹水防线。”
“嘶……”闻听此消息的三人皆是倒吸了一口冷气。
武安君!
十万大军!
任何一个消息都足以惊爆眼球,更何况两个消息同时出现。若真是如此,恐怕秦军不仅意在上党,更可能想要的是一鼓作气拿下赵国的数十万大军,乃至直下邯郸呐!
“此言当真?”廉颇和田单几乎同时脱口而出地问道。
不怪他们不信,毕竟秦国已经在丹水一线集结了数十多万大军,要再一次性地添加十万大军,就真的有些伤筋动骨了。
而武安君更是如同核武一般的存在,一旦使用,那基本就是不休的局面了,秦国对于白起的使用那也是很小心的。
赵括闻言,淡定的点点头,说道:“此事,千真万确也。”
赵括的话语再度将军议冰封,此事既得赵括再三之确认,众人也不相信在如此关键之事上赵括会撒谎。
而武安君的到来,更加使得廉颇的计划几乎不可能实现,显然号称人屠,最喜欢打歼灭战的白起,并不会给赵军任何围困自己的机会。漫说如今的赵军自己尚且缺粮,即便是赵军不缺粮草,以武安君之能,也不会犯轻敌冒进不携粮草的错误。
同时,面对着总兵力高达五十万的秦军,一再分兵之后赵军能否守住百里石长城防线,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
所以,注定廉颇的计策根本无法执行。
这边联手田单否定掉了廉颇的计策,又放出武安君王炸的赵括随即将目光转向了田单。
“廉颇老将军之战法已不可用,不知田将军何以教我?”赵括一边拿起指挥棒递到了田单的手中,一边缓缓地问道。
《从长平之战开始全文》 小说介绍
一直在赵国朝廷中枢的赵括与田单当然知道怎会如此,但两人却似哑巴吃黄连——有苦难言。相视一眼,其中无奈之色尽显。能因为啥?还不是因为英明的赵王,中了秦人的离间计,把好好的盟友给T出了群聊。...
《从长平之战开始全文》 第15章 免费试读
田单略略思索一番,颇有些黯然地回答道:“此战,若无奇谋,恐怕非我一国之力可止之也。”
“可是……”田单欲言又止道。
“可是,能援之诸国,此时恐怕也不会轻易出兵了!”赵括接续田单不好言说的话语继续说道。
“怎会如此?”廉颇有些不解地问道。
一直在赵国朝廷中枢的赵括与田单当然知道怎会如此,但两人却似哑巴吃黄连——有苦难言。相视一眼,其中无奈之色尽显。
能因为啥?
还不是因为英明的赵王,中了秦人的离间计,把好好的盟友给T出了群聊。
可是身为臣子的赵括,如今却也不能抱怨王上的不是。
稍稍组织好语言,赵括缓缓说道:“其中自然又秦人之诡计的原因,致使与我国交好之魏、楚等国误会我与秦之间互有勾连,这才未能及时出兵相救。”
“然而此却也不是最根本之原因。”赵括将赵王的问题一语带过,随即继续剖析道:“五国如今之心思,不在救援赵国,而在秦赵共弱也。”
“若是此时五国出兵函谷,函谷告警,秦军自上党退兵,赵全取上党之地,强秦未去,复有强赵,于其他国家无所益处也?”赵括索性敞开了说道:“可若坐等秦赵国大军决战,纵赵大败,以廉老将军之能,秦军定不好受,损兵折将不在话下。此时不管援赵也好攻秦也好,损兵折将的秦军则必退也,而是时,赵即便得地亦已失其军力,秦国虽胜赵国却也无所得,此谓之秦赵共弱也!”
赵括一番话语,令众人如梦初醒的同时,也不由得暗骂诸国的无耻。当然,也预示着田单尚未说出口的计划,已经胎死腹中。
“非人哉!怎可如此欺我赵国!”廉颇须发皆张,发泄着心中的怒火。
稍稍冷静后,却发现:原来是自己,这位战神把赵国推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。三年对峙,耗尽了赵国的国库,也耗尽了秦国的耐心,更令诸国绝了援助赵国的意思。
若是自己能够早些听从赵王的王命,及时发动总攻,即便最后失败了,即便上党之地落入了秦军之手,若有他国参与,上党失而复得不过眨眼之间而已。
可恨,自己一直执着于守住上党要地;
可恼,自己一直执拗于上党一城一地之得失,却不知天下之大势;
可恶,自己仅凭武断的认知去谋划一场旷日之战。
想及此处,廉颇几乎要捶胸顿足。好在,为将多年的本能将心中的狂躁郁闷统统压下,双手撑着沙盘的边缘,双眼死死盯着沙盘上犬牙交错的敌我态势,试图在那纷乱的圈圈圆圆圈圈之中为红色的赵军理出一条生路。
“绕道袭击粮道?不行、不行,这个已经被否定了!”
“退守百里石长城?不行、不行,与丹水无异,仍是被拖死的局面。”
“直接攻击丹水?不行、不行,战力根本不足,武安君白起已至,再硬碰硬恐怕就是个被歼灭的结果。”
不行,还是不行,到底要怎么办。
老将军在沙盘前一顿比划,却发现自己无论如何都无法破局,豆大的汗珠从发白的发须之中不住地留下,苍老的脸上更添几分沮丧。
“难道天要亡我赵国吗!”廉颇望着两军沙盘,心中尽是绝望之色,双脚几乎已经不能站立,眼看着就要瘫坐在地。
却见身旁的年青人正淡定地看着自己,脸色虽是凝重,却毫不慌乱……这份淡定仿佛黑暗中的一束光亮,直接穿透了廉颇晦暗的胸膛!
“上将军可有救国之策?”廉颇定定地看着赵括,仿佛溺水中的人抓住了一根稻草。
就连一旁的田单将军也随即看了过来,从二位老将军的眼中,赵括看到了期盼、希望甚至一丝丝的威胁之意。但凡说出半个“不”字,二位将军势必要自己知道什么叫“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”!
“老将军说笑了。二位将军尚且……”赵括的话语尚未说完,便被眼前的气场生生地给逼迫了回去。
只见眼前之人,双眼已是赤红之色,随时都有暴起伤人的可能。
赵括明白,二将已经算是被自己所收服,只要自己的计划有一丝胜利的可能,二位老将定是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。
而这,也正是赵括在故关之中举办这一场高级别军议的用意所在。
是时候将自己的计划托盘而出的时候了!
随即,接过田将军双手递上的指挥棒,围绕着沙盘走了两圈,随即缓缓开口道:“其一,此战,避无可避,退则上党既失,大军危殆,而邯郸将亡,故必战之也!”
在场之人皆缓缓点头。
赵括随即又继续说道:“其二,战之则为胜,而田将军所言之事,极为有理。事到如今,上党之战,秦赵投入之兵力不下百万,可谓旷古绝今,而我赵国已经无力单独赢下此战,因此寻求外援,乃是唯一之希望。”
众人再度点头,赵括所言之事,皆是军议中已经得出的结论,只是,如何寻求外援,这才是重中之重,难中之难。
眼见着就要说到紧要之处,三人也是屏气凝神,死死盯着赵括,唯恐错漏了一个字词。
只见赵括微微一笑,拿着手中指挥棒,朝着沙盘之上,遥遥一指,众人循着轨迹看去,竟是对峙三年之久丹水防线。
不待三人发问,赵括的话语已经响彻耳旁:“本将之法,便是——进攻!”
……
“进攻?”在场三人皆是懵在了原地。
怎么攻?
往哪里攻!
丹水防线?!自己如今自守尚且不足,如何能攻?不是自取灭亡吗!
“要求得他国之助力,我军非得头破血流不可,既然如此,不若让这头破在吾等想要破损之处,至少没有了性命的关隘。”赵括略略解释道。
然而,这样的解释,显然并不足以满足三人,尤其是廉颇和田单的好奇心,而想要二人的密切配合,赵括也只得继续详尽地诉说起自己的计划。
《从长平之战开始全文》 小说介绍
而一旦秦军变阵,也就意味着自己这个穿越者最大的优势——先见之明彻底的消失了。就凭着自己继承的赵括“纸上谈兵”那点子功力,加上所谓的21世纪的见识,就想要跟战国四大将之首的人物考脑子?显然,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。...
《从长平之战开始全文》 第16章 免费试读
“既然秦国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要本将来替换廉颇将军,无非就是要本将军率领大军自捣死地罢了!”赵括的嘴角微微抽动,
说着,指挥棒轻轻一推,在韩王山上“驻扎”着的代表赵国大军的旗帜,随即便以猛虎下山般的气势冲着丹水西岸。
“那便如其所愿!”赵括一边推送着兵力,一边冷冷地说道:“我便以大军强攻其丹水西岸壁垒。为了诱惑我军也好,为了给他们的后续部队腾出作战空间也罢,秦军即便是抵抗,也定会装作猝不及防的样子,放弃壁垒,缓缓向后撤去……”
“紧接着,我们依旧按照秦军所想的一般,渡丹水而西向,作出一鼓作气杀退秦军的气势。”赵括继续着他的表演。
一旁的三人皆是眉头深锁,任谁都知道这丹水易过难回,若说攻打壁垒还能稍稍接受,那么渡过丹水,几乎是将数十万赵军的性命送到了秦军的刀下,便是许历这样并非名将之属也知道其中危险。
赵括又何尝不知道其中的凶险。
历史上赵军的失败,其中三点至关重要:
其一,轻敌冒进,虽然轻易撕破了秦军在丹水西岸的壁垒,却又被秦军以光狼城为支点铸造的第二道壁垒给死死挡住;
其二,便是自家后方支点——故关、长平关一线被秦军轻易突破,导致了战略上陷入了绝对的被动;
其三,便是自家主力和辎重部队的分割,导致大军根本无力坚持,这是战术上的绝对失误。
其中,第三点最好解决,若是想要彻底解决,混编便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,当然,其效果也近乎没有,敌强我弱的根本情况难以扭转,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略略延迟一些被秦军分割包围的时间而已。
而对于前面至关重要,能够真正改变战局的两点却又是无法解决的。
长平关至故关一线的防御体系,本就是廉颇将军所布置的第三道防线,是在丹水壁垒无法坚守的情况下,赵国最后的底线。
若是大军整体后移,加固长平关至故关一线的防御,不过是将对峙后移而已。
而若是自己以田单率偏师守卫长平关至故关一线,而自己率大军强突丹水,当然赵括绝对相信以田单将军之能,必不会使百里石长城防线沦陷。
自己的后路算是保住了,但如此一来,最好的结果,也不过是自己无力突破,秦军也无法突破,各自损失些兵力,全部回到起点——丹水对峙。
就这样的结果还是最好的结果,尽管这样的结果,无论赵括还是赵国都无法接受。更要命的是,因为田单守卫百里石长城的缘故,秦军定然知晓其中攻破之不易,也势必因此变阵。
要知道:对面的主将可是白起啊,因敌制宜那是白起的强项啊!
所以,想要真正从长平战场的泥潭中抽身,必须首先从赵王制定的和平离场的幻想中醒过来。
只有把秦军打痛了,自己和麾下的赵军才有安全回家的机会。
而一旦秦军变阵,也就意味着自己这个穿越者最大的优势——先见之明彻底的消失了。就凭着自己继承的赵括“纸上谈兵”那点子功力,加上所谓的21世纪的见识,就想要跟战国四大将之首的人物考脑子?
显然,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。
所以,为了保留自己唯一的那一点点的优势,赵括必须尽可能地按照历史的进程继续下去:全军出击,然后被秦军围困!不到最后一刻,自己的底牌便不能被掀开!
因此,赵括明知秦军诱敌深入的计划,也必须将做出的这样决断。
而这样的计划,若是换了一个人来讲述,恐怕两位老将军早就轰人了,但出于对赵括前面表现的尊重,无论廉颇还是田单都没有打断赵括的意思。
然而,赵括的“疯言疯语”并没有就此结束。
一圈、一圈又一圈……
赵括绕着不算大的沙盘反复地转着圈子,手中长棍如同点水的蜻蜓一般,在沙盘之上七上八下地轻点着,不时地还俯下身子将代表兵力的旗帜变动位置。
滔滔不绝的话语之中,沙盘之上的形势已经大变,原本犬牙交错、还算势均力敌的战场形势已经逐渐一边倒:一大片的代表赵军的红色战旗,被一圈又一圈的黑色的旗帜死死地围困在了以光狼城、丹水西岸壁垒和界牌领所围成的,这片狭长地带之中。
没错,赵括将自己被包围地地点从丹水东岸的以泫氏、长平关、故关所围成的方圆五十余公里的三角地带,变成了丹水西岸的地盘。
其中原因却也很简单,倒不是因为这块地盘虽然狭长,但相较于东岸的地形,要平坦上不少,显然更适合自己的骑兵驰骋,能够更好地对战秦军。
相反,选择此处的目的,恰恰是想让秦军更好地包围住自己。
长平关、故关作为最后的保障,赵括并不准备用他们来冒险。即便自己的谋划失败,只要百里石长城防线还在,至少还能为邯郸保卫战争取些时间。因此田单将军驻守此处是必然。
而既然有了田单将军的驻守,秦军想要攻破几乎不可能,那么为了让秦军更好地完成包围,东岸几乎不太可能了,但西岸却是大有可为,光狼城、界牌岭都在秦军的掌控之中,也就是说秦军只要重新占领西岸壁垒,那么自己就插翅难逃了。
听至此处,看着被死死围困着的赵军主力,再看看远在长平、故关一线以及大粮山上的零星赵军,以及围困着自己的一圈又一圈的秦军,廉颇以及田单将军的脸色都已经变得赤红了:眼前之人是自己赵国的上将军吗?怎么更像是秦国的上将军呢?
每一步几乎都是完美地落入了秦军的算计之中,大军轻入就算了,粮秣没有跟上,后续没有接应,这是一个合格的将领该做的事情吗?
就在二位即将爆发之时,转折终于到来。
网友躲猫猫点评:很久没看过这么好看的古代言情小说了,故事里的在作者的笔下鲜活了起来,看着看着就把自己代入到故事里,的《从长平之战开始全文》强推!
网友滥情空心点评:在看完《从长平之战开始全文》文章后,我不敢轻易回复,我担心我庸俗不堪的语言会玷污了这世间少有的文章。但我还是回复了,因为我觉得如果不能在如此精彩的文章后面留下自己的足迹,那将会成为我一生的遗憾。请原谅我的自私!